1974年股票配资市场,毛主席最后一次游泳,老态尽显,看着让人心酸。
1974年,中国正处在动荡的后期。这一年的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社会秩序虽然有所恢复,但各地矛盾依然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过八旬的毛泽东开启了他最后一次南方视察之旅。
当时的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正在武汉军区得知消息:毛主席已抵达武汉。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地方领导干部,张平化敏锐地意识到,毛主席极可能会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湖南。这个预感源于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自六十年代初以来,毛主席基本每年都会回湖南一到两次,只是在1972年和1973年破例没有回来。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平化立即中断了在湘西农村的调研工作,连夜返回长沙。当时的交通条件十分艰苦,一行人挤在一辆苏联产的吉姆车里,司机整晚不敢合眼,靠着咖啡糖提神。经过一夜的奔波,终于在10月13日凌晨两点抵达长沙。
就在张平化刚刚坐下喘口气的时候,毛主席的专列已经到达长沙火车站。当时的长沙站还十分简陋,但省委领导们都赶到现场迎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的陪同下走出车厢。
为了照顾毛主席的习惯,省委特意安排了1965年陪同毛主席去井冈山的老同志担任司机和工作人员。
专车把毛主席送到了他每次来长沙都要住的"九所"6号楼。这里位于省委大院西面,虽然已经多年未来,但毛主席还能认出一些老面孔的服务人员。抵达长沙后,毛主席并没有多休息,很快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期间,不少重要的外宾都要专程从北京飞到长沙,在这里与毛主席会面。为了保密需要,外界只知道这些会见发生在"未经透露的地方"。
这段时间里,尽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毛主席仍然保持着对工作的高度热情。
在王洪文离开长沙后不久,毛主席突然提出要去游泳。这个要求让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感到十分意外。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和湖南省委的同志们都清楚毛主席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自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不久前还出现过休克的情况。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要求,省委的同志们立即着手准备。当时"九所"没有室内游泳池,蓉园招待所的露天泳池也年久失修。好在省体委刚刚修建了一个新的室内游泳馆,虽然还未正式启用,但可以满足毛主席游泳的需求。
当毛主席来到游泳馆时,他的身体状况让在场的人都感到揪心。两名服务员搀扶着他慢慢走向泳池,他的脚杆已经非常细弱,脚面还有些浮肿。走路时,因为呼吸困难而不得不微张着嘴,时不时还会咳嗽几声。
然而,就在毛主席入水的那一刻,仿佛发生了奇迹。他的动作突然变得敏捷起来,整个人的状态与在岸上判若两人。开始时,他选择仰泳,四肢几乎不动,双目微闭,安详地漂浮在水面上。随后,他又展示了各种泳姿,时而侧泳,时而踩水,动作之娴熟令人叹服。
在水中,毛主席既不咳嗽也不气喘,面色渐渐变得红润起来。他甚至还在水中进行全身活动,揉揉胳膊,搓搓腿,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独特的技巧。
这样的场景在十一月又出现了一次。这是毛主席一生中最后一次游泳。尽管天气已经转凉股票配资市场,但他依然在游泳馆里畅游了两三个小时。工作人员多次劝说他上岸休息,但他总是轻轻摇头,继续在水中漫游